亚马逊美国站也已备案!跨境电商的野蛮生长时代已经结束,合规将成为「必选项」

2025-10-25

10月13日,亚马逊卖家中心发布公告,宣布平台将按季度,向中国税务机关报送中国卖家的身份信息与交易数据。

而在亚马逊发布公告的同一天,原本一直没有进行备案的亚马逊美国站和澳大利亚站,也进入了备案行列!

从国内的「金税四期」,到欧美国家不断收紧税务监管,全球性的监管联动已是大势所趋。

01 靴子落地,亚马逊具体会报送哪些关键信息?

根据亚马逊卖家中心的说法,「亚马逊将按季度向中国税务机关报送包括身份信息、交易数量、收入信息、支付给平台的佣金和服务费等信息。」

连店铺使用的结算/支付的账户号码、账户名称、开户银行/第三方支付平台等信息,亚马逊也会一并报送。

本次报送的截止日期为10月31日,主要报送2025年第三季度(7月-9月)的经营信息。

虽然本次信息报送的数据是从今年7月开始、9月结束,但税务局仍有追溯6月甚至更早之前的数据和信息的权力。

目前,亚马逊几乎所有新兴站点和主流站点,都进行了备案。

除亚马逊外,Wayfair、eBay、沃尔玛等美国平台,也都完成了备案;

连Shopify这类提供开店工具、完成页面搭建的技术服务平台,也同样纳入税务监管范畴。

02 这些「灰色招数」,赶紧停用

首先就是长期使用个人账户收款的卖家。

在跨境电商早期,很多卖家为了方便、节省成本,会借用跨境收付款工具,先将亚马逊平台的资金转入个人名下的第三方账户,再通过第三方提现到个人银行卡。

但现在亚马逊强制报送,这种试图模糊资金属性的操作将无处遁形。

第二,长期进行「零申报」、「低申报」的卖家。

有些卖家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(如PayPal、Stripe),将大额销售款分拆为多笔小额交易,规避税务监管。

随着平台信息报送+金税四期的「双管齐下」,此类操作的空间已经被彻底压缩。

第三,买单出口的卖家。

买单出口,即通过购买他人出口资质,以「借壳」方式完成货物出口,以逃避所得税、增值税。

而本次和15号文一同出现的17号文,则是通过「穿透式监管」,填补上这块监管漏洞。

03 改用美国公司运营美国站,可行吗?

可行,但同样绕不开合规。

如果说使用国内主体运营亚马逊,会负有国内的税务合规义务;那么转用美国公司运营美国站点,也是一样的道理。

根据美国国税局IRS的规定,亚马逊需向IRS报告卖家的美国来源收入(如销售额、佣金、退款)。

也就是说,卖家在美国同样负有税务合规的义务。

除了联邦层面外,各州也对美国公司的税务合规有各自不同的规定。

可见,想要完全绕开各国的监管,寻找「灰色地带」、「灰色操作」,在税务合规不断缩进的当下,无异于逆水行舟。
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**篇